
近日,第11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公布,2020年公民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个百分点,完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5年计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根据国际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国家的重要标准之一是公众具有科学素质的比例是否达到10%。
同时,上海(24.30%)、北京(24.07%)两地市民科学素质大幅度超过全国总体水平,接近美国和欧洲现阶段水平,但2020年中国西部地区市民科学素质与东部相差4.83个百分点,差距比2015年增加1.15%,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相差7.3个百分点
相关原因有很多方面。另一方面,地区和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差距,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到市民科学素质领域。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水平不同,其相应的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机会和成本不同。另一方面,每个人的主观愿望、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兴趣等个人因素的差异会导致一些结果的差异。
没有全国人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很难建立大众健康生活的基础,很难支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学素质的提升能够提升个人生活品质,让我们看到问题更加客观合理,能够应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科技创新和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可以为科技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多高科技素质群体的支持,激发创新意识,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变。
新冠肺炎流行的爆发,是对公众科学素质的大考试,喝茶、喝酒、防病毒、放烟花可以消毒空气等违反科学、霸权常识的谣言现在,我们在疫情对策中取得如此高效的成果,与提高全国人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深入实施密切相关。因为良好的科学素质可以让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理性地处理各种新闻。
为了缩小公民科学素质的差距,不仅要加强基础科学课程教育和大众科学宣传,还要加大相关投入,特别要注意科学素质薄弱集团的教育、科学普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在巩固消除贫困的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把智力提取素的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将科学普及的工作延伸到田地。只有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树立创新理念,才能更加重视创新源研究,为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深的土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精彩推荐
-
-
采购拿回扣问题,教你一个小妙招,看看怎么做!
2017-09-18 11:09 广告 阅读
-
-
苦逼的老板,教你一个小妙招,怎么防采购拿回扣!
2017-09-18 11:09 广告 阅读
-
-
广告采购与招标网正式上线 传播易技术创新广告
2019-05-07 18:00:09 更新 阅读
-
-
沸腾五月来袭!海信智能门锁再掀优惠新风潮
2022-05-11 11:03:37 更新 阅读
-
-
指静脉+AI,鹿客推出“智慧门锁”
2022-05-10 17:41:22 更新 阅读
-
-
做爆品抢购的千千惠生活彻底火了,只因为坚持“
2022-05-07 18:10:41 更新 阅读
-
-
神策数据创始人 & CEO 桑文锋讲述神策七年的不变
2022-05-07 14:30:46 更新 阅读
-
-
Coremail&中睿天下官宣Q1季报!4952万钓鱼来自境
2022-05-06 18:03:52 更新 阅读
-
-
炎黄盈动AWS PaaS数字化转型赋能之旅走进山东
2022-04-29 14:41:55 更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