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YU7 完成震撼环测:113 天跨越 35000 公里,遍历多样路况与温区

2025-07-24 13:37:54 来源:IT之家
        【每日科技网】
小米 YU7 完成震撼环测:113 天跨越 35000 公里,遍历多样路况与温区

  7 月 24 日,小米汽车对外宣布,小米 YU7 路测团队成功完成了一段极具挑战性的特殊路测。此次路测贯穿 G228、G219、G331 三条国道,环绕祖国壮丽山河,全面覆盖各种温区、地形以及复杂路况,对小米 YU7 的性能进行了严苛检验。

  据悉,本次测试耗时长达 113 天,测试车辆行驶总里程达到 35000 公里,足迹遍及祖国的东南西北。路测团队先后抵达我国西部的乌恰县、北部的漠河、东部的抚远以及南部的徐闻县。在这一过程中,车辆面临的路况极为复杂,涵盖干燥土路、沙地路面、泥泞路面、碎石路面、岩石开裂路面、碎石河滩以及阶梯状沟槽等各种恶劣路况,充分考验了小米 YU7 在不同地形下的通过性能与稳定性。

  小米官方透露,截至目前,小米 YU7 道路实测总里程已完成 719 万公里,覆盖国内 337 个城市。如此长的测试里程以及广泛的城市覆盖范围,在汽车行业的新车测试中实属罕见,彰显了小米汽车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的决心。

  早在 2024 年初,小米便启动了小米 YU7 的整车测试工作。到 6 月 26 日小米 YU7 正式上市当天,测试已覆盖 296 个城市,道路实测里程达到 649 万公里。期间,测试车辆历经 53 摄氏度高温的吐鲁番、零下 41 度严寒的黑河以及海拔 5380 米高海拔的西藏阿里地区等极端环境,在不同气温、海拔条件下,对车辆的各项性能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测试。

  小米 YU7 于 6 月 26 日晚正式上市,为消费者提供 YU7、YU7 Pro、YU7 Max 三种配置选择,售价区间为 25.35 万 - 32.99 万元。在车身尺寸方面,该车长宽高分别为 4999/1996/1608(1600)mm,轴距达 3000mm,车内主副驾均配备零重力座椅,同时还搭载由 3 块 Mini LED 屏幕组成的 “天际屏”,为用户带来舒适且科技感十足的驾乘体验。

  动力性能上,小米 YU7 不同版本各有亮点:

  YU7:采用单电机后驱,零百加速仅需 5.88 秒,峰值功率 235kW,峰值扭矩 528N・m,最高车速可达 240km/h ,在 CLTC 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 835km,兼顾动力与长续航,满足日常通勤与中短途出行需求。

  YU7 Pro:双电机四驱的配置使其零百加速仅需 4.27 秒,峰值功率提升至 365kW,峰值扭矩达 690N・m ,最高车速同样为 240km/h,CLTC 工况续航为 770km,动力性能更为强劲,能为追求驾驶激情的用户带来出色体验。

  YU7 Max:双电机四驱的它零百加速成绩惊人,达到 3.23 秒(不含起步时间为 2.98 秒),峰值功率高达 508kW,峰值扭矩 866N・m ,最高车速提升至 253km/h,CLTC 工况续航 760km,展现出卓越的高性能表现。

  小米 YU7 通过此次跨越山河、历经多样路况的超长路测,不仅进一步验证了三电系统与机械底盘的可靠性,也通过续航、性能等硬指标彰显了小米在纯电 SUV 领域的技术实力。随着产品正式推向市场,相信其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出色表现,将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纯电出行新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

柏林初创公司Peec AI获1.5亿美元A轮融资,助力品牌决胜AI搜索新战场

当消费者不再谷歌搜索,而是直接询问ChatGPT,一场关于品牌在AI答案中如何呈现的竞争悄然开始,柏林一家初创公司正为此提供全新解决方案。柏林人工智能营销平台PeecAI今日宣布完成1.5亿美元A轮融

1天前

X平台双重认证更新陷死循环,全球用户遭集体锁门

当安全措施成为枷锁,埃隆·马斯克麾下的X平台正因一次失败的双重认证系统更新,将用户无情地挡在了自己的账户之外。一场由平台强制推动的安全密钥更新,意外演变成全球X用户的集体困境。自2025年11月10日

6天前

孙正义再演资本豪赌:清仓英伟达套现58亿美元,全面转向OpenAI

当全球投资者追捧英伟达时,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再次做出惊人决定——清仓这家AI芯片巨头,将筹码全面转向OpenAI。这已是他第二次清仓英伟达,而第一次让他错失了数千亿美元的红利。日本软银集团在11月11日

7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