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9日 北京报道 作为电子信息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年度核心交流平台,2025电子信息行业绿色环保大会于11月13日-14日在北京顺利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相关领导出席致辞,中国地质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共同解码绿色零碳技术创新路径。超聚变携核心绿色智算解决方案重磅亮相,产品法规和认证专家黄璇在主论坛发表《统一的绿色多元智算底座助力零碳数据中心》主题演讲,系统披露其在数据中心低碳转型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实践成果,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行业痛点下的破局思路:构建统一绿色智算底座成关键
当前全球绿色低碳共识加速形成,各国绿色新政密集落地,作为数字经济核心支撑的算力行业,其低碳转型进程直接关系全球"双碳"目标的实现。黄璇在演讲中指出,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与严苛环保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数据中心普遍面临算力密度不足、能源效率偏低、多芯片兼容困难等痛点,如何实现"算力提升"与"节能降碳"的协同发展,成为行业转型的核心命题。
针对这一行业困境,超聚变提出核心破局思路:构建统一、高效的绿色智算底座。"超聚变始终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持续推动数据中心从'低碳'向'零碳'演进。"黄璇强调,这一底座需具备多元兼容、高效供能、智能散热等核心特质,才能同时满足算力升级与环保要求。
FusionPoD for AI四大核心优势:实现算力与低碳双重突破
超聚变推出的面向智算场景的FusionPoD for AI解决方案,正是这一破局思路的具象化成果。该方案采用行业领先的集成柜式设计与100%原生液冷技术,通过四大核心优势实现节能降碳与算力提升的双重跨越,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
1. 开放架构打破兼容壁垒,适配多元算力芯片
方案采用全开放架构设计,可兼容东西方多元算力芯片,彻底打破传统方案的芯片适配局限。这种兼容性不仅为客户提供了更灵活的算力配置选择,更避免了单一芯片依赖导致的技术锁定风险,为多芯片路线下的智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靠支撑。同时,开放架构带来的能力共享特性,进一步提升了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2. 105KW超高供电,支撑高密度算力需求
在供电系统设计上,方案搭载创新供电技术,整柜供电容量可达105KW,实现集中高效供电。其采用的超钛模块化电源转换效率高达97%,配合2N供电系统与N+M冗余设计(1≦m≦n),在满足高密度算力设备能源需求的同时,大幅提升了供电可靠性。36台3KW电源模块、6+6三相交流输入等细节设计,进一步保障了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
3. 64GPU超高密度部署,提升单位空间算力产出
空间利用效率的优化是提升算力产出的关键。FusionPoD for AI实现超高密度部署,支持8个4U 8GPU节点配置,单柜可容纳64个GPU,峰值算力表现卓越。这一设计大幅提升了单位空间的算力产出,相比传统方案,同等空间内可实现2-3倍的算力提升,尤其适用于大模型训练、数据分析、高性能计算等高密度算力场景。
4. 原生液冷技术加持,pPUE低至1.06行业领先
散热效率是决定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核心因素。该方案搭载超强散热系统,采用100%原生液冷与总线盲插技术,将数据中心pPUE(电源使用效率)降至1.06的行业领先水平。这一数据意味着除了IT设备本身的能耗外,制冷等辅助系统的能耗占比仅为6%,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高效的散热设计,方案在显著降低能耗的同时,也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了温度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