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象新闻 8 月 4 日讯(记者 夏萍)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社区居民环保意识,8 月 9 日,在郑州市惠济区城市管理局指导下,湖北联投运营公司垃圾分类项目在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辖区开展 “践行绿色生活,分类助力环保” 主题宣传活动。通过 “入户宣讲 + 场景解读” 的多元形式,志愿者们将垃圾分类知识精准送到居民身边,引导大家共同参与绿色实践。
一、街头宣讲:用 “生活场景” 破解分类误区
活动现场,身着红色志愿马甲的志愿者们热情接待每一位居民,递上垃圾分类宣传资料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分类基础知识:从 “可回收物如何变废为宝” 到 “有害垃圾为何需单独投放”,深入浅出地阐释垃圾分类对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
针对居民日常易混淆的问题 —— 如 “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而非其他垃圾”“快递纸箱需清空残留物品后投入可回收物桶” 等,志愿者们结合厨房、书房等生活场景举例说明:“比如家里的酱油瓶,冲洗干净后就是可回收物;而用过的电池,哪怕电量耗尽也属于有害垃圾,需要投进专用收集箱。” 生动的场景化解读,帮助居民快速掌握分类要点,消除认知盲区。
二、入户走访:将规范送到家门口
除了街头宣讲,志愿者们还开展 “入户行动”,逐户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他们手持分类指南,耐心解读垃圾分类标准、投放时间及错误投放的影响,针对老年人、租户等群体的疑问进行细致解答。“以前总分不清‘厨余’和‘其他’,志愿者上门一说,我总算弄明白了!” 一位居民感慨道。
这种 “零距离” 的宣传方式,不仅让分类规范更易被接受,更以志愿者的实际行动树立了示范标杆,有效激发了居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 “垃圾分类不是小事,而是关乎家园环境的大事” 的理念深入人心。
此次活动通过 “街头 + 入户” 的立体宣传,让绿色生活理念从 “知晓” 走向 “践行”。正如志愿者所说:“垃圾分类看似简单,却能汇聚成守护环境的大力量。我们多讲一句、多走一步,居民的分类意识就强一分,绿色家园的蓝图就更清晰一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