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年第 18 号台风 “桦加沙” 升级为超强台风级,北部湾海面 12-13 级的阵风与多地大暴雨的预警信号持续拉响,通信网络作为防灾救灾的 “神经中枢”,其稳定运行成为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面对这场严峻考验,以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为代表的通信部门迅速行动,通过提前排查、前置部署、实时监测的全链条应对机制,为桂南、桂东等重点区域筑牢通信 “防洪堤”。
一、战前布防:科技赋能下的隐患清零行动
台风来袭前的隐患排查,是降低通信中断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中国移动广西公司以精细化排查与技术升级为核心,提前夯实网络抗灾基础。针对台风可能引发的基站倒伏、线路中断等问题,公司完成了 43 个超级基站的倒换测试,确保极端情况下主备基站可无缝切换,避免单点故障导致的信号盲区。在数据传输保障方面,245 个乡镇 SPN 环的逃生路由部署已全部落地,这种类似 “应急通道” 的网络架构设计,能在主干线路受损时自动切换至备用链路,保障语音通话、应急调度等关键业务不间断。
重点保障区域的精准盯防同样不可或缺。通过对 1401 个重要节点站、覆盖政府防汛指挥部等重点单位的基站,以及 667 条承载金融、医疗等关键服务的专线进行逐一梳理,技术人员提前加固设备支架、清理周边杂物、检查电源接入,从源头消除潜在风险。值得关注的是,5G 无人机已完成专项巡检任务,其灵活的空中视角可精准定位高空线路磨损、基站天线松动等地面排查难以发现的隐患,为战前准备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兵前置:全域联动的应急力量部署
人员与物资的前置调配,是实现台风过境后快速响应的核心保障。在台风预计最先影响的桂南 6 个地市,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已组建 1123 支抢修队伍,将 3055 名抢修人员、1155 台抢修车辆、12545 台油机精准部署至一线乡镇,形成 “乡乡有队伍、村村能响应” 的网格化布局。这些队伍配备了从大型应急基站车、卫星车到便携卫星背包、卫星电话的全谱系设备,可根据灾情灵活开展网络抢修与应急通信搭建。
作为台风进入广西的 “首站”,玉林成为重点防御阵地。当地已集结 215 名抢修人员、70 辆抢修车辆及 1120 台油机,所有力量均处于 24 小时待命状态,确保台风登陆后能第一时间投入抢险。与此同时,桂北 7 个地市的 14 支机动保障队伍已完成集结,42 名技术骨干携 4 辆卫星车、16 套卫星背包等支援装备随时待命,形成 “南防北援” 的全域协同作战体系,破解台风影响区域 “孤立无援” 的抢修困境。
三、实时值守:全时监控的动态响应机制
在台风路径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实时监测与动态调整成为保障工作的关键。中国移动广西公司启动 24 小时轮班值守机制,监控中心通过气象数据接口实时跟踪 “桦加沙” 的移动路径、风力变化及降雨强度,同时结合网络运维平台,对重点区域基站运行状态、线路传输质量进行毫秒级监测。一旦出现信号波动、设备告警等异常情况,系统可自动触发预警,值守人员能在 3 分钟内完成故障定位与派单。
为应对极端断电场景,技术团队已完成多轮业务逃生链路自动切换测试,确保电网中断后,基站可迅速切换至油机供电,核心网络能通过卫星链路维持运转。物资保障组则实行 “每 2 小时盘点” 制度,实时更新油机燃油储备、光缆接头等耗材库存,确保抢修物资 “随用随补”。这种 “监测 - 预警 - 处置 - 补给” 的闭环机制,为应对台风带来的各类突发情况提供了坚实支撑。
四、通信使命:灾时保障的民生价值底色
通信网络的稳定运行,在防灾救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民生价值。从历史经验看,类似台风 “蝴蝶” 引发的山体滑坡导致通信中断时,卫星背包站曾在 “信息孤岛” 中搭建起应急通信链路,保障救援指令精准传达。此次面对 “桦加沙”,广西通信部门的前置准备,正是为了确保台风期间防汛指挥部的调度指令能直达一线,受灾群众的求助信息能顺利传出,气象预警能精准推送至每一部手机。
随着 9 月 23 日广西海事局对北部湾客渡运船舶全线停航、北海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等措施的落地,通信保障已成为联动各方防御力量的 “纽带”。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待台风影响减弱后,将按照 “先核心、后末梢,先保障、后修复” 的原则开展抢修,优先恢复政府、医院、安置点等关键区域通信,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通信生命线。
在这场与 “风王” 的较量中,广西通信部门以科技为刃、以协同为盾,用周密的战前准备与专业的应急部署,诠释了 “通信无小事,灾时是生命” 的责任担当。当台风过境,这些提前布下的 “通信防线”,终将成为守护广西大地的重要力量详细介绍一下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的应急响应机制。
如何确保通信部门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物资供应?
历史上通信部门在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时采取了哪些成功的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