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30 日,激光雷达领域头部企业禾赛科技正式宣布,2026 至 2027 年将继续作为小米汽车的核心战略供应商,为其新一代车型提供高性能激光雷达及传感器解决方案。这一合作延续,不仅是双方多年技术协作与信任的深化,更标志着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感知领域的供应链布局进一步稳固,为后续高阶自动驾驶功能落地筑牢核心硬件根基。
一、从资本到业务:深度绑定的 “战略伙伴” 关系
禾赛科技与小米汽车的合作并非偶然,而是始于资本赋能、归于技术协同的长期布局。早在 2021 年,小米集团就以领投方身份参与禾赛科技 D 轮融资,注资 3.74 亿美元,这笔资金不仅为禾赛的激光雷达技术研发(如芯片化、小型化、低成本化)与产能扩张提供了关键支持,更奠定了双方 “股东 + 业务伙伴” 的双重合作基础。
自小米汽车首款车型 SU7 系列上市以来,禾赛科技便一直是其激光雷达的核心供应商 ——SU7 Pro 与 SU7 Max 搭载的禾赛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 AT128.凭借超 200 米的探测距离、0.1°×0.1° 的超高角分辨率,为车辆提供了精准、可靠的环境感知能力,成为小米汽车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如高速 NOA、城区领航辅助)落地的重要支撑。此次合作期限延长至 2027 年,意味着双方将在新一代车型的感知系统研发上进一步同步,从硬件定制到软件适配实现更深度的协同。
二、技术适配升级:助力小米汽车智能驾驶 “再进阶”
随着智能汽车赛道竞争加剧,激光雷达作为高阶自动驾驶的 “核心眼睛”,其性能迭代与成本控制直接影响车型竞争力。禾赛科技此次承诺的 “高性能传感器解决方案”,预计将在现有 AT128 技术基础上进一步优化 —— 可能涵盖更小的体积(适配新一代车型的外观设计)、更低的功耗(适配纯电车型的续航需求)、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应对复杂天气与路况),同时可能融入禾赛最新的芯片化技术(如自研的激光雷达专用芯片),进一步提升感知效率与成本优势。
对于小米汽车而言,稳定且先进的激光雷达供应,是其实现 “智能驾驶功能持续迭代” 的关键。目前小米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已覆盖高速、城区等多场景,未来随着新一代车型的推出,可能向更复杂的 “全场景领航” 迈进,而禾赛的激光雷达将持续为这一目标提供 “感知精度与可靠性” 的保障,帮助小米在智能驾驶体验上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供应链稳定性:智能汽车竞争的 “隐形护城河”
在当前智能汽车行业中,核心部件的供应链稳定性已成为车企竞争的 “隐形护城河”。禾赛科技作为全球激光雷达领域的头部企业,不仅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年产能可达百万台级),还拥有全栈自研的技术体系(从激光发射、接收到信号处理全链条可控),能够有效规避 “技术卡脖子” 与 “产能受限” 的风险。
小米汽车选择与禾赛延续合作,正是看中其 “技术领先性 + 供应链稳定性” 的双重优势 —— 既能保障现有车型的激光雷达供应稳定,又能通过联合研发提前布局下一代技术,避免因核心部件迭代滞后影响车型竞争力。这种 “长期战略绑定” 模式,也为行业提供了 “车企与核心部件供应商协同发展” 的参考范本:通过资本与业务的双重绑定,实现技术共研、产能共享、风险共担,最终推动整个智能汽车产业链的高效迭代。
从 SU7 的成功落地到新一代车型的前瞻布局,禾赛科技与小米汽车的合作已成为智能驾驶产业链协同的典型案例。随着 2026-2027 年合作的推进,双方有望在激光雷达技术与智能驾驶场景的融合上实现新突破,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更便捷的智能出行体验,同时推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在核心部件领域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