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上,中国互联网先驱钱华林荣膺 “杰出贡献奖”,成为本届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个人。大会颁奖词精准概括了他的一生坚守:“钱华林,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技术负责人,主导中国国家域名和中文域名体系建设,让中国声音在全球网络空间更加清晰响亮。”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对他数十年来深耕互联网基础建设、推动中文域名走向世界的最高认可。
作为中国互联网开创历程中的关键人物,钱华林的每一步都踩在时代的关键节点上。早在 1994 年,他便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推动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彻底打通了中国与全球网络的连接通道。随后,他又主持建立国家域名体系,毅然将国家顶级域名.CN 从德国迁回国内,让中国掌握了域名服务的自主权,为国家网络安全筑牢了根基,也因此与另一位先驱并称为中国互联网 “二钱”,成为行业公认的开创者之一。
面对互联网早期英文一统天下的格局,钱华林敏锐地意识到,语言壁垒是中国融入全球网络的重要障碍,更是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的 “失语” 风险。“中国人用中文域名上网,不能靠等外国人帮你解决。我们不做,外国人就会做,我们就丧失主动权。” 带着这份紧迫感,他对学生、时任 CNNIC 主任的毛伟郑重嘱托,随即牵头开启了中文域名的技术攻坚之路。
这条通往国际标准的道路充满荆棘。钱华林不仅主导制定了中文域名的核心国际技术标准(IETF RFC3743),攻克了中文繁简体等效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更亲自走上 IETF(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等国际舞台,为中国方案争取话语权。连续多年担任 ICANN 理事的他,无数个深夜坚守在屏幕前参与越洋会议,用专业与执着向国际同行阐释中文域名的技术价值与文化意义。2010 年,中文字符正式写入全球根域名系统,标志着中文域名实现了从技术标准到国际政策的全面突破,中国人终于能以母语畅游互联网。
在钱华林的前瞻视野中,中文域名从来不止是一项技术产品,更是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的重要载体。在中文顶级域陆续获批的进程中,他特别强调,“. 网址” 等中文域名通用性强、贴近中国网民认知习惯,是推动中文上网普及的关键力量。如今,他的预判已然成真:2025 年 10 月 CNNIC 发布的《中国域名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文域名注册量高达 68.1 万,稳居全球多语种域名榜首,占比 49%,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工信部批准的 171 个国内域名注册后缀中,中文后缀达 32 个,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了丰富选择;而 “. 网址” 更是连续 11 年雄踞全球新通用顶级中文域名注册量榜首,成为 ICANN 公开表彰的标杆。
这份坚守与成就,早已收获行业与社会的广泛认可。2021 年,他获颁 “中文域名终身贡献奖”;2024 年,在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 30 周年之际,他被评为 “中国互联网 30 年致敬人物”。如今已年过八旬的钱华林,仍以互联网域名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ZDNS)专家委主任的身份,持续关注并支持着域名技术的创新发展。
从推动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执掌国家域名自主权,再到带领中文域名走向世界,钱华林用一生的执着与坚守,不仅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更在全球化的网络空间中,为中文赢得了应有的地位,让中华文化在数字时代绽放光彩。他的故事,是中国互联网人 “自主创新、开放包容” 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激励着后辈继续筑牢数字中国的根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