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的《2025 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传来捷报:香港从去年的第七位再升 3 位,跃居全球第四。短短两年间,其排名从第十位实现累计六位的跨越,这一成绩不仅是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彰显了其在全球数码领域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获得国际社会高度认可。
此次排名中,香港的分项表现尤为亮眼。在 IMD 评估的 “科技”“知识”“未来准备度” 三大核心因素里,香港持续领跑:“科技” 因素稳居全球第三位,“知识” 领域位列全球第五位,而 “未来准备度” 更是大幅跃升 5 位至第十位。值得关注的是,其 “技术框架” 和 “适应态度” 两项分项指标斩获全球第一,“人才” 及 “培训和教育” 也跻身全球前五,全方位印证了香港在科研基础、发展理念和人才储备上的深厚积淀。
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直言,这是社会各界携手推动创科发展的可喜成果。目前香港多家高校已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更有 5 所大学的数科学和人工智能学科跻身全球前 50.为数码产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专业人才,筑牢人才根基。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 “一国两制” 下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 的独特优势。香港科技园公司主席查毅超指出,正是这一优势让香港得以汇聚全球顶尖科技人才与资本,在基础科研与成果转化方面持续突破。作为香港创科领域的两大核心载体,香港科学园与数码港正持续发力:前者作为香港最大的科技研发及企业孵化基地,其创科社群规模已超 2.5 万人,且正全速推进新田科技城 “INNOPOLE” 园区建设,将以 “人工智能 +” 助力前沿产业转型;后者则计划将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算力提升两倍,待第五期项目落成后,将进一步汇聚海内外创新资源,为创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特区政府的系列硬核政策,为创科发展筑牢了支撑体系。在 2025 年施政报告中,行政长官李家超推出筹建生命健康研发院、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提速建设第三个 “InnoHK 创新香港研发平台”,设立 30 亿港元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 等举措,精准对接算力需求与前沿科研需求。
此外,特区政府推出的 “产学研 1 + 计划”“新型工业加速计划”“创科产业引导基金” 三项百亿港元计划,构建起覆盖科研协作、产业加速、资本引导的完整支撑链条。同时,以三大创科园区、五大研发机构为主体的架构,搭配自由开放的营商环境、简单低税制等优势,持续吸引全球企业、人才与技术汇聚香港,让政、产、学、研、投的协作更加紧密。
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创科建设布局,通过各类培育计划支援初创企业成长,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随着创科生态的不断完善,香港不仅将巩固全球数码竞争力优势,更将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国家建设科技强国持续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