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 年甘肃省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传来捷报 —— 七里河区科学技术协会(简称 “七里河区科协”)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简称 “兰州牧药所”)深度合作,凭借聚焦农业科普的优质视频作品,一举斩获视频类团队组一等奖、二等奖,在全省科普创作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协同创新实力。
一、大赛背景:7287 件作品角逐,“四个面向” 导向下的科普盛宴
此次大赛由甘肃省科协联合省内 10 家单位共同主办,以 “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核心导向,围绕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主题,面向全社会征集原创科普作品。
据统计,大赛共收到各类科普作品 7287 件,涵盖视频、图文、互动产品等多个类别,竞争激烈。七里河区科协与兰州牧药所的合作作品能从中脱颖而出,既体现了作品的专业性与创新性,也反映出公众对 “农业科学贴近生活” 类科普内容的高度需求。
二、获奖作品:聚焦 “抗生素 + 寄生虫” 知识,让专业科普 “接地气、有温度”
双方此次报送的获奖视频作品,以 “农业科普赋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为核心理念,精准选择与农业生产、公众健康密切相关的 “抗生素应用”“寄生虫防控” 作为创作题材,巧妙破解了专业知识 “难懂、枯燥” 的痛点:
内容转化通俗化:摒弃传统科普的 “学术化表述”,通过动画演示、田间实景拍摄、专家通俗讲解等形式,将 “抗生素滥用危害”“寄生虫传播途径” 等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易懂的生活语言,例如用 “抗生素就像‘农田卫士’,滥用会让‘害虫’产生耐药性” 的类比,让非专业观众快速理解核心逻辑;
场景贴合生活化:视频融入农民养殖、日常饮食等真实场景,例如通过 “如何正确给畜禽使用抗生素避免残留”“家庭食材如何处理预防寄生虫感染” 等实用内容,将科学知识与大众日常需求结合,让科普不再 “悬浮”,真正做到 “有用、能用”;
形式创新吸睛化:采用短时长、快节奏的视频剪辑风格,搭配生动的字幕、音效与视觉特效,适配移动端传播习惯,有效提升了科普内容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契合当下大众 “碎片化学习” 的需求。
正是这种 “专业内核 + 通俗表达 + 生活场景” 的创作思路,让作品获得评委高度认可,认为其 “既保留了农业科学的严谨性,又具备了科普传播的感染力,真正实现了‘让科学走进日常’”。
三、合作根基:从 “活动联动” 到 “作品共创”,累计服务超万人次
此次获奖并非偶然,而是七里河区科协与兰州牧药所长期深度合作的成果。近年来,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构建起 “资源互补、互融互促” 的科普合作模式:
优势互补定位清晰:兰州牧药所凭借农业畜牧领域的专业科研实力,提供 “抗生素、寄生虫” 等核心知识支撑与专家资源;七里河区科协则发挥基层科普组织优势,精准对接在校学生、农民、社区居民等不同受众的需求,提供科普活动策划、传播渠道搭建等落地支持;
合作形式多元深化:从初期的 “科普讲座进校园 / 进乡村”“田间地头技术指导”,逐步拓展到 “科普作品联合创作”“定制化科普课程开发” 等深度合作,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数十场,服务在校学生、农民、社区大众超 10000 人次;
探索适配传播路径:针对不同受众特点创新科普形式 —— 对学生群体,开发 “农业科学小实验” 互动课程;对农民群体,制作 “养殖技术短视频”“图文手册”;对社区居民,开展 “健康饮食科普沙龙”,确保科普内容 “精准触达、有效吸收”,让专业科普既 “接地气” 又 “有深度”。
四、未来规划:深化合作再发力,持续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此次获奖标志着双方在科普工作领域的合作取得重要突破,也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七里河区科协与兰州牧药所将继续深化合作,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拓展科普题材范围:在 “抗生素、寄生虫” 基础上,进一步聚焦 “畜禽健康养殖”“绿色农业技术”“食品安全” 等更多与农业发展、民生健康相关的领域,创作更多优质科普作品;
创新科普传播形式:尝试直播科普、VR 虚拟体验、科普情景剧等新兴形式,结合短视频平台、社区宣传栏、乡村广播等多元渠道,扩大科普覆盖面与影响力;
强化科普人才培养:联合开展 “基层科普骨干培训”,培养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会通俗表达的 “科普联络员”,推动科普工作常态化、本土化开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持续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