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飞、悬停、转弯……”7 月 16 日上午,天津市宝坻区牛道口镇郭家深村的活动现场,数十名青少年正专注地操控着手中的无人机遥控器。这场由宝坻区科协主办的 “十个一百进村居” 青少年无人机科普体验活动,通过 “知识讲解 + 实操演示 + 亲身体验” 的立体模式,让孩子们在飞行动作的一次次调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种下探索的种子。
从原理到实践:一堂沉浸式的科技启蒙课
活动伊始,科普老师并没有急于让孩子们上手操作,而是先以生动的比喻讲解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大家看,无人机的四个螺旋桨就像小鸟的翅膀,通过转速差异实现上升、下降和转向,这背后藏着空气动力学的奥秘哦!” 配合动画演示和知识问答,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孩子们举手提问的热情高涨。
“演示环节是安全与兴趣的双重保障。” 科普老师强调,通过规范的操作示范,孩子们不仅快速掌握了 “遥控器摇杆对应飞行方向” 的基本逻辑,更牢记了 “禁飞区”“低电量返航” 等安全规范。这种 “先懂原理、再学操作” 的设计,让后续的体验环节更有序、更高效。
从生疏到熟练:在试错中收获成长与协作
随着 “可以开始尝试啦” 的指令发出,孩子们按捺不住兴奋,小心翼翼地握住遥控器。初次操作时,有的无人机刚起飞就左右摇晃,有的差点撞上障碍物,孩子们紧锁眉头,嘴里念叨着 “左边摇杆推一点”“右边降慢点”。但没过多久,在老师的指导和反复尝试下,飞行器逐渐变得听话 —— 有的能平稳悬停在空中,有的甚至能完成 “绕圈飞行” 的进阶动作。
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白杨同学。这位初次接触无人机的少年,不仅快速掌握了飞行技巧,还主动当起 “小助教”:“把遥控器轻轻往左偏,它就会转弯了”“别急,等它稳定了再动第二个摇杆”。他穿梭在小伙伴之间,耐心分享自己的心得,稚嫩的脸庞上满是认真。这种 “自学 + 互助” 的模式,正是活动设计的深意 —— 在科技体验中,既激发探索欲,又培养协作与担当。
从兴趣到热爱:让科普之光照亮乡村少年的科技梦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仍意犹未尽,围着老师追问 “下次什么时候再有活动”。这场看似简单的无人机体验,实则是一次完整的科技启蒙:从理解原理到动手实践,从独立尝试到互助分享,孩子们不仅提升了空间感知、手眼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对 “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有了直观认知。
宝坻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十个一百进村居” 系列活动旨在将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到基层,让乡村青少年也能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每个孩子都有探索未知的天赋,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点燃他们对科学的热情。”
接下来,宝坻区科协将持续聚焦青少年科技教育,计划开展机器人编程、天文观测等更多元的科普活动,通过 “玩中学、学中悟” 的方式,夯实青少年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的根基,让科技的种子在更多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未来创新的参天大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