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动科普资源向农村延伸,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基层群众,4 月 2 日,天津市科协联合静海区科协,在静海区陈官屯镇高官屯村福星居养老院开展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 集中服务活动。市科协科普部部长侯建国、四级调研员齐伟带队参与,通过公益服务、科普宣传、技术指导等多样化形式,将科学知识与实用服务送到村民身边。
多维服务进乡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市、区多部门协同联动,为村民带来 “一站式” 惠民服务:
物资捐赠:向陈官屯镇捐赠医疗卫生用品、文化书籍及科普资料,填补农村基础物资缺口;
专业咨询:卫健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健康义诊,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并提供用药指导;农业专家现场解答种植养殖难题,推广适合本地的良种良技;
科普互动:市区科协设置专门咨询台,通过设备展示、科普图册发放、现场示范讲解等方式,围绕应急避险、环境保护、健康养生等主题开展宣传,累计发放各类科普用品 200 余份。
这些服务精准对接农村群众在健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专业指导,被当地百姓亲切称为 “家门口的科技盛宴”。
扎根基层办实事,科普惠民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 “三下乡” 活动是静海区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 “科普惠民” 工作的常态化延伸。今年以来,静海区科协已联合农科所、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通过 “科技赶集”“田间课堂”“科普讲座” 等形式,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累计培训农民超千人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 20 余项,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下一步,静海区科协将持续发挥科普讲师团和基层科协组织作用,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扩大服务覆盖面,将科普活动延伸至更多偏远村落;
聚焦乡村振兴需求,开展针对性技术培训,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创新活动形式,结合农民生产生活节奏,推出 “农闲科普课堂”“线上农技问答” 等灵活模式,让科学知识融入日常。
此次市区联动的 “三下乡” 活动,不仅是一次服务下沉的实践,更彰显了科协系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工作理念。通过持续把科学服务送到基层、把技术指导落到田间,为提升农村群众科学素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