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峪乡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地学专家进校园点亮科学好奇心

2025-07-21 09:27:29 来源:澎湃网
        【每日科技网】
黄松峪乡举办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地学专家进校园点亮科学好奇心

  为深入贯彻中国科协、北京市科协及平谷区科协关于 2025 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的部署要求,充分展现基层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5 月 26 日,平谷区黄松峪乡科协在黄松峪中学精心举办主题活动,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旅游地学团队进校园,以乡域地质文化为切入点,为师生带来一场生动的地学科普盛宴。

  地学讲座:解码家乡地质的 “前世今生”

  活动中,地学团队结合黄松峪乡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以 “身边的地质奇迹” 为主线展开专题讲座。专家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当地独特地质构造的形成机理 —— 从远古海洋环境如何孕育出京东大溶洞的钟乳石奇观,到叠层石中蕴藏的数亿年前微生物活动密码,将专业的地质学知识转化为 “看得见、听得懂” 的家乡故事,让同学们了解到脚下土地的 “前世今生”。

  讲座特别聚焦黄松峪乡的地质特色:作为平谷区地质遗迹的富集地,这里的山体、溶洞、岩石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地球演化的 “活化石”。专家们通过高清图片、地质演化动画等形式,直观呈现了地壳运动、水流侵蚀等自然力量如何塑造出如今的地貌,帮助同学们建立 “地质与生活” 的关联认知。

  互动体验:触摸岩石样本,感受地质演变魅力

  在互动环节,地学团队带来了叠层石、石灰岩、石英晶体等多种岩石样本,让同学们近距离观察、触摸这些 “地球的皮肤”。“这块石头上的纹路,其实是 2 亿年前海洋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溶洞里的石笋每年只生长几毫米,我们看到的壮观景象是百万年积累的成果”…… 专家们一边演示,一边解答同学们的提问,将抽象的地质时间尺度转化为可感知的具象认知。

  现场还设置了 “地质拼图”“岩石分类小游戏” 等互动环节,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加深对不同岩石特性的理解,不少学生拿出笔记本记录观察发现,主动向专家请教 “家乡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地质遗迹”“如何保护身边的地质资源” 等问题,科学探索的热情在互动中持续升温。

  此次活动不仅让黄松峪中学的师生们深入了解了家乡的地质文化底蕴,更通过 “专家引领 + 身边案例 + 互动体验” 的模式,激发了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黄松峪乡科协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平台,邀请更多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深入社区,让科学知识扎根基层,让创新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基层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