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月 10 日至 11 日,由青海省标准化协会、海西州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 "2025 年度省科协学会能力提升特色科技服务项目启动会暨盐湖产业 ' 四地 ' 建设核心标准立项审查会" 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隆重举行。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盐湖产业与标准化建设的融合创新路径,为青海省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标准化动能。
以标准化为基石 赋能盐湖产业 "四地" 建设
会上,海西州科协、省工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相关领导强调,标准化建设是盐湖产业推进 "四地"(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通过构建覆盖技术规范、环保要求、市场准入的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整合产业发展的多维目标,推动盐湖产业从传统粗放开发向 "高精度提取、高价值转化、全链条低碳" 转型,最终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共赢。
青海省标准化协会会长刘伟朝详细介绍了项目背景与核心目标。他表示,本次特色科技服务项目将以提升协会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核心,通过聚焦盐湖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研制、强化标准化服务水平、整合产学研用资源等举措,精准对接海西州 "四地" 建设需求,为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支撑。
项目服务团团长刘玉清代表团队表态,将发挥跨领域专家优势,全力推进科技服务与标准制定工作,确保项目成果落地见效。
凝聚多方智慧 审议核心标准夯实产业根基
在座谈交流环节,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副研究员姜莹莹分享了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成果,从科研视角解析了标准体系的框架设计与关键技术节点;省工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主任张绮则详细介绍了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标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的制定历程与实施路径,为标准落地提供了实操指引。
10 日下午至 11 日,会议进入核心标准立项审查环节。专家评审组对《盐湖水法电解级氯化镁》等多项盐湖产业团体标准进行了严格的技术论证,从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前瞻性等维度提出专业意见,为后续标准研制明确了方向。这些标准的制定将填补盐湖产业链关键环节的规范空白,推动产业向规范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整合资源协同发力 推动盐湖产业高质量跃升
本次会议的召开,既是青海省科协学会能力提升特色科技服务项目启动的重要标志,也是盐湖产业标准化建设的一次实践探索。通过政府引导、协会牵头、科研机构支撑的协同模式,青海省正逐步构建起 "标准引领、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的良性循环。
未来,青海省标准化协会将持续整合多方资源,加速推动特色科技服务项目落地,助力盐湖产业完善标准体系、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为青海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服务国家资源安全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