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科协下沉天等县开展业务指导:从流动科技馆到星油藤基地 赋能基层科普与乡村振兴

2025-07-07 09:46:03 来源:
        【每日科技网】
崇左市科协下沉天等县开展业务指导:从流动科技馆到星油藤基地 赋能基层科普与乡村振兴

  一、市县联动推进科普基建

  2025 年 7 月 3 日,崇左市科协工作组赴天等县开展业务指导,首站检查流动科技馆场地筹备情况。该科技馆规划面积 800 平方米,设置 VR 科技体验、人工智能互动等 6 大展区,预计 9 月开馆后年接待科普受众 5 万人次,将填补天等县大型科普设施空白。工作组重点核查场地消防验收、展品安装进度等细节,要求天等县科协建立 "周调度" 机制,确保项目如期落地。

  二、特色产业的科技赋能路径

  (一)星油藤产业调研

  在福新镇星油藤种植基地,工作组实地考察 200 亩示范田,与技术负责人黄永强深入交流。该植物种子含 78% 不饱和脂肪酸,是优质的功能性食用油原料。天等县科协已组织 3 期种植技术培训,带动 120 户农户参与,亩产达 300 公斤,按当前收购价计算,户均年增收 1.8 万元。

  (二)科技助农建议

  崇左市科协副主席李敏提出 "三个强化" 建议:

  强化技术攻关:对接广西农科院开展品种改良,提升抗病虫害能力;

  强化品牌建设:协助申请 "天等星油藤" 地理标志产品;

  强化市场对接:搭建 "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产销平台,拓展电商渠道。

  三、基层科协工作提质增效

  (一)工作成效点评

  在座谈会上,天等县科协主席赵小娟汇报重点工作:

  科普活动:2025 年已开展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12 场,覆盖师生 8000 人次;

  青少年科技教育:组织参加自治区机器人竞赛获一等奖 2 项;

  产业服务:建立 3 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育农村科普带头人 15 名。

  崇左市科协党组书记黄海波肯定道:"天等县在民族文化科普融合方面特色鲜明,如将壮族天琴制作与 3D 打印技术结合的科普课程,值得全市推广。"

  (二)改进提升方向

  工作组提出系统性提升方案:

  党建引领:开展 "科普先锋岗" 创建活动,发挥党员科技工作者示范作用;

  传播创新:组建 "壮语科普宣讲团",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 "农技微课堂";

  品牌打造:结合天等 "中国指天椒之乡" 优势,策划 "辣椒产业科普展";

  能力建设:年内组织 2 期基层科协干部业务培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四、协同机制的长效化构建

  此次指导建立三项工作机制:

  定期联络制:崇左市科协各业务部室与天等县科协结对帮扶,每月沟通工作进展;

  资源共享制:市级科普专家库、流动科普设施优先向天等县开放;

  考核激励制:将基层科协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设置 "科普创新奖"。

  赵小娟表示:"通过市级指导,我们明确了 ' 产业科普化、科普产业化 ' 的发展思路,下一步将重点打造星油藤科普示范基地,实现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五、基层科普的创新实践价值

  天等县的探索展现基层科协三大功能定位:

  技术转化枢纽: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适合山区的种植技术;

  人才孵化平台:培养 "土专家" 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升级;

  科普惠民桥梁:通过流动科技馆等设施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崇左市科协计划下半年在龙州、大新等县开展巡回指导,形成 "市级统筹、县级落实、乡村见效" 的科普服务网络,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结语:夯实科普工作的基层根基

  从流动科技馆的图纸到星油藤基地的果实,从科普活动的策划到民族文化的创新融合,崇左市县科协的联动实践,彰显了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价值。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科协组织正通过资源下沉、业务赋能,将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壮乡大地,让创新活力在基层一线充分涌流,为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支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