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动态与国内科技新突破

2025-06-30 09:52:42 来源:每日科技网
        【每日科技网】
科协动态与国内科技新突破

  (一)临江站:流动科技馆点亮山村孩子科技

  近日,中国流动科技馆临江站巡展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次巡展为期两个月,精心设置了《探秘无尽深蓝》《我们选择的未来》《玩美世界》三大主题展区,共展出 45 件展品,涵盖了声光电互动展品、机器人表演、VR 互动和技术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为了让边境山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临江市科协联合市教体局,针对偏远山村分布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观展计划,免费接送中小学生近 700 人,深入山村校园 15 所,行驶里程达 400 余公里。通过这次巡展,孩子们在家门口就体验到了科技的神奇,对科学的兴趣被大大激发,科学视野也得到了拓宽。

  (二)农安县:专家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

  10 月 14 日,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前往农安县前岗乡新开村,开展了一场综合服务活动。吉林农业大学的王薇、杨明来教授,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的路文鹏研究员,为当地设施果蔬种植户带来了实用的农业技术培训,传授种植经验与技术。同时,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市第六医院的多位专家也来到现场,为村民开展医疗健康义诊服务,耐心讲解常见老年病、慢性病的防治常识,切实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三)长春市:创新方法大赛获奖团队交流

  10 月 11 日,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奖团队交流活动在长春顺利举办。座谈会上,我省往届在大赛中获奖的团队代表,分享了企业在运用创新方法过程中的收获与成果。与会专家围绕创新方法的应用、科技创新的未来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还就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大赛工作机制、精准服务企业青年科技人才、促进项目落地转化,以及建立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后,与会代表还前往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调研,学习高科技企业推动科技创新服务工作的模式和经验。此次活动共有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吉林省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中心、吉林省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中心负责同志,省内外创新方法相关专家学者,省内往届中国创新方法大赛获奖团队代表,相关高校、企业代表等 50 余人参加。

  (四)通化市:推动 “科学副校长” 机制落地

  为积极响应中国科协、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在省科协的指导下,通化市科协迅速行动,组建了 “中小学科学顾问专家库”,并从高校选荐具有科学领域专业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科学副校长双选工作。经过严格的推荐筛选,确定通化市十三中学等 25 所中小学为通化市首批开展配备科学副校长试点学校。完成双选聘任工作后,结合重要科普活动节点,将科学副校长试点工作落到实处,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普资源助推 “双减”。在为期 11 天的科普周活动中,科学副校长纷纷深入校园,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29 场次,覆盖学生和家长 17000 余人次。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包括科普报告、科技表演、红色历史宣讲、教师沙龙等,极大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目前,通化市已启动第二批科学副校长遴选工作,计划于明年年底实现全市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

  (五)辽源市:南仁东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

  10 月 19 日,辽源市南仁东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展示交流活动在辽源市科技馆举行。本届大赛共收到作品 570 项,其中小学组科技创新成果项目 364 项,中学组科技创新成果项目 206 项。经过评审组对项目作品初评,评选出小学组项目作品 80 项、中学组项目作品 40 项,共 120 项作品在终评活动现场进行展示。活动最终评选出南仁东科技创新奖中、小学组各 10 名,小学组一等奖 63 名,中学组一等奖 30 名。此次大赛为青少年提供了展示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力。

  (六)长春市九台区:科协志愿服务暖人心

  10 月 11 日,长春市九台区科协联合九台区司法局、南山街道沿河社区、九台区好人志愿服务团队等 7 家单位,在九台区东馨老年休养中心共同举办 “爱暖金秋 重阳敬老” 科普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科普和法律知识宣传咨询及义诊。现场发放《社区居民科学素质读本》《安全应急科普知识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反邪教宣传品》等科普书籍和科普宣传品 200 余份,接受群众咨询 30 余人次。10 月 9 日,九台区科协还在南山街道沿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居民发放科普书籍、科普宣传册等科普读物 300 余册,并为居民安排免费健康义诊服务,切实提高了居民的科学素质和健康意识。

  二、国内科技突破,引领未来发展

  (一)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技术中试成功

  据科技日报 10 月 17 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发的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中试技术,成功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乙二醇作为重要的大宗能源化学品,每年全世界消费量超过 3000 万吨,广泛应用于合成涤纶纤维、聚酯瓶片、防冻液、涂料、医药等领域。然而,传统的乙二醇生产主要以石油乙烯或煤炭为原料,存在原料不可再生、二氧化碳排放量大、能耗高等缺点。2008 年,大连化物所张涛院士团队在国际上首创了纤维素直接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新反应,为生物基乙二醇的生产提供了新途径。此后,团队持续研究,在低成本催化剂开发、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研究、原料拓展、过程放大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2019 年,团队与中科柏易金(郑州)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合作开展 “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中试项目”,并于 2022 年初在河南濮阳建成了国际首套千吨级生物质催化转化制乙二醇装置,同年 6 月投料,一次性打通了工艺流程,获得了工业级的生物质乙二醇产品。随后,项目团队对装置流程进行了技改升级,于 2023 年 10 月 16 日完成 72 小时现场考核,结果表明,乙二醇产物选择性接近 80%,产品分离纯度达到 99.9%,紫外透光率达到聚酯级乙二醇国家标准。该技术首创了生物质糖一步催化转化制乙二醇新路线,开发了千吨级生物质糖制乙二醇成套技术,实现了生物质催化转化高选择性制乙二醇由基础研究新发现到千吨级规模应用的跨越,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目前该技术已获得 40 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具有完善的自主知识产权,其生产出的乙二醇产品已推向市场,用于生产生物基涤纶(PET)、全生物基呋喃塑料(PEF)、香精香料等,有望为乙二醇产业链升级、生物基聚酯生产、我国绿色化工提供重要的技术解决方案,对实现我国 “双碳” 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型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研发成功

  据科技日报 10 月 18 日消息,来自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将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有机太阳能电池结合,开发出新型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经测试,其光电转化效率可达 26.4%(经第三方认证为 25.7%),刷新了钙钛矿 - 有机叠层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纪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杂志。这一突破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进一步推动太阳能在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缓解能源危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