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举杯到嫦娥奔月,几千年来人类对月亮的憧憬和想象从未停止过。人们在欣赏月亮的同时,对探索月亮也有很强的欲望。
2月22日,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本在人民大会堂公开,月球上更真实的细节出现在人们面前。月壤是覆盖月表面岩层外几米至十几米厚的松散土,主要包括岩石、岩床碎屑、冲击产生的剥离质微粒等。月份土壤平均微粒约为100微米,其粒子质量极为细微,但像刀尖一样锐利。月球的土特产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用什么技术手段能更清楚地看到这么细微的粒子?
月土样品一起登场的是样品的20倍和40倍的图像。通过莱卡S9i体型显微镜,在计算机屏幕上目睹了月亮土特产的更多细节。在放大的图像中,裸色多为玻璃,黄色部分为玻璃或橄榄石,白色多为长石和辉石,复合物颗粒为岩石碎片。众所周知,月球表面几乎完全复盖在月球上,这意味着环绕月球轨道的所有检测器直接检测的对象不是岩石,而是月球土壤,对月球土壤物质构成的研究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复杂度、技术跨度的宇宙系统工程,2020年12月17日实现中国地外天体采样。探索广阔的宇宙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丹纳赫集团旗下的运营公司莱卡显微系统,不断创新,开辟星际探索的新途径,支持推进国际宇宙事业的发展。1969年,尼尔·阿姆斯特朗、巴兹·奥尔德林和迈克尔·科林斯飞向月球,完成历史上永远记住的任务时,他们采用莱卡光学产品。韦茨拉尔制造的Trinovid望远镜以其傲慢的品质得到NASA的认可,莱卡望远镜成功地携带到宇宙。
2014年,日本航空宇宙勘探局宇航员若田光一用莱卡DMI6000B倒置研究显微镜在国际空间站进行活细胞实验。DMI6000B是全自动显微镜,如果田光一在宇宙中使用它来检查和研究样品,他可以通过我们的技术获得新的见解。
2020年,日本航天研发机构选用莱卡DMi8电动倒置显微镜作为系统平台,将DMi8安装在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仓库KIBO中,由KOUNOTORIHII运输火箭,该运输火箭于2020年5月26日到达国际空间站,完成了一定阶段的生命科学实验。
从50年前登月到50年后,嫦娥五号实现了中国地外天体的采样,在探索月球的道路上,人类留下了一张又一张的足迹。
170多年来,莱卡对科学探索的步伐也没有停止。作为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者,丹纳赫对未知和创新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