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十年来一直在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近期成果出炉——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涵盖6600万年的一个气候变化记录项目已经完成,人类确立了详细、连续的时间表,以记录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发现已经刊登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这个以国际海洋钻探项目数据为基础的大型合作项目迄今已开展了50年。研究人员详细研究了保存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微小浮游生物的外壳,通过其碳酸盐物质中的氧和碳的同位素关系,推断出主要的古气候参数——气温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之后他们把这些数据和地球轨道上的变化“米兰科维奇周期”相比较。
经过对数据的联合数学分析,研究者们建立了一个曲线,它显示了过去六千六百万年间地球平均温度、冰量和碳循环的细节。以前同类研究中的数据并不充足,而此次,研究者们利用的深海核心研究数据,将时间线空前地延长,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详尽。
该小组的领导,德国不来梅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中心的科学家ThomasWestholder说,该项目的目标是在过去6600万年中建立一个气候参考模型,不仅包括高分辨率的数据,而且还包括更的日期。
研究组说,收集这么长的气候记录片段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这一成果体现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一结果被纳入了CENOGRID(新生代全球参考底栖有孔虫碳氧同位素数据集)全球21个实验室的气候标准曲线。参与本次研究的是中国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CENOGRID气候标准曲线成为过去6600万年来气候新的参照物,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地球上什么时候变暖或变冷,并且对气候变化的深层机制有了更好的理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