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达沃斯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上,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在致辞中感慨道:2023年年初,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AIGC)还只是个“婴孩”,不过一年时间竟已长成“少年”。
正因如此,“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为2024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四大关键议题之一,AI热度可谓点燃了这个以冰雪度假胜地闻名的小镇。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在安全、治理、监管、版权、伦理等多个方面带来风险和挑战。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工智能算法面临诸多涉及技术性攻击的安全风险。常见的人工智能算法攻击方法包括窃取攻击、药饵攻击、闪避攻击、逆向攻击、模仿攻击等。
近年来,借助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浪潮,银行业乘势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国内部分商业银行积极布局AIGC以及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应用场景。
但是,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可能带来更多金融交易风险和数据泄露风险,给金融领域系统安全带来新的挑战。因此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其安全性当为重中之重。
为保障人工智能金融应用健康发展,监管部门不断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评价规范》(JR/T 0221—2021),为金融机构加强人工智能算法应用风险管理提供指引。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立足于金融行业,建立了涵盖安全性、可解释性、精准性和性能等方面的人工智能算法检测体系,可提供符合《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评价规范》(JR/T 0221-2021)要求的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评估服务。
2021年10月,CFCA作为试点检测机构参与了人工智能算法金融应用安全测评试点工作,对宁波银行“应用于快审快贷产品的LightGBM算法”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宁波银行送检的应用于快审快贷产品的LightGBM算法符合规范要求,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保障。
近年来,CFCA在人工智能、多方安全计算、区块链、联邦学习等领域积极布局,参与各项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的制定,持续加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与产业各方广泛合作,为金融行业提供涵盖安全性、可解释性、精准性和性能等方面的人工智能算法检测服务,与各方携手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