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芯片持续短缺已演变成为市场面临的单一问题,从汽车到消费电子行业,无一不受此影响。分析师指出,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到 2023 年,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的缺芯将是一波接一波的。
据 BusinessInsider 报道,随着芯片供应持续紧张,晶圆成本飙升,已经有一些公司开始转变生产模式,试图通过重新设计芯片产品以减少晶圆需求。
但电子行业分析师机构 Supplyframe 的首席营销官理查德・巴内特 (Richard Barnett)表示,“总的来说,这些举措都不足以全然避免现在乃至未来(缺芯)对每个人造成的影响。”
Richard Barnett 表示,面对芯片短缺问题,受到影响的公司应对乏术。短期策略只能购买有限的芯片产能,而长期投资可能需要数月或数年才能生效。在他看来,这场芯片短缺将持续到 2023 年。与以往缺芯不同的是,这将是一波又一波的。
Supplyframe 认为,缺芯主要包含三点原因:需求、产品周期和优先级。在疫情长期趋势下,消费者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激增;产品周期(例如苹果推出新 iPhone 系列)增加了产业波动;在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台积电、英特尔等代工厂被迫优先考虑先供应利润的客户,如苹果和三星。以上因素都加剧了芯片短缺问题。
Richard Barnett 指出,晶圆代工厂切断其他公司的芯片来源,可能不利于其未来的业务发展。但对芯片制造商而言,即使在芯片短缺问题得到缓解之后,产业仍将迎来荣景。Barnett 指出,电子产品的长期需求预测非常强劲,疫情只是强化了这一点。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