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 26 日消息 据北京日报报道,昨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发展研究院发布《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研究显示,老年人最常用社交工具是微信,超九成被访者上网看视频。
该研究报告指出,可将老年人分成四类群体:自由族、适应族、老宅族、碰壁族。
“自由族”适应能力强数字素养好,不仅实现“二维码自由”,还能熟练使用网约车、手机导航等操作。
“适应族”在环境的倒逼机制下,掌握了查询健康码等生活出行办事的基本要求,保持了原有的生活方式。
“老宅族”被二维码困住了生活,不得不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自觉地减少外出、避开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扫码的公共场所,居家生活的时间大大的延长。
“碰壁族”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健康码,却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壁,乃至于爆发冲突。
调研数据显示,老年人最常用的社交工具仍然是微信。不过,老年人开始在微信中做出更多尝试,最显著的变化是,他们开始更大胆地使用微信支付。
报告还指出,老年人的信息娱乐能力也大大增强,超过九成的被访老年人会上网看视频,超过八成的被访老年人会上网看小说和文章。
有 23.26% 的受访老年人会玩手机游戏,其中,消消乐类,61.9% 的老年人常玩这类游戏。
他们的子女,95% 以上都不反对自己的父母玩游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