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航天局的消息,北京时间11月29日20时23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近月点再次“刹车”,成功实施第二次近月制动,从椭圆环月轨道变为近圆形环月轨道,这也是最终的绕月飞行轨道。
后续,嫦娥五号将择机实施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的分离。
着陆器、上升器组合体将进行月球正面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工作。
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11月24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3000N发动机工作约2秒钟,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11月25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两台150N发动机工作约6秒钟,完成第二次轨道修正。
由于长征五号火箭的发射入轨精度非常高,两次轨道修正量都很小。
嫦娥五号任务计划实现三大工程目标:
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轨道装订发射、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月球样品储存等关键技术,提升我国航天技术水平;
二是实现我国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推动我国科学技术重大进步;
三是完善探月工程体系,为我国未来开展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积累重要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嫦娥五号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开展着陆点区域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获取与月球样品相关的现场分析数据,建立现场探测数据与实验室分析数据之间的联系;
二是对月球样品进行系统、长期的实验室研究,分析月壤的结构、物理特性、物质组成,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的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每日科技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